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
新闻中心
TPE造粒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 时间:2025-09-09 08:48:11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车间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聚合物加热特有的气味,双螺杆挤出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我突然注意到新来的操作工小张正徒手去清理模头溢料,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停!”我大声喝止,”你知道现在模头温度是多少吗?195度!直接用手触碰会造成三级烫伤!”这个场景让我意识到,虽然TPE造粒看似是塑料加工中相对安全的环节,但隐藏的风险丝毫不容小觑。
TPE造粒是将热塑性弹性体原料通过熔融、混炼、挤出、切粒等工序制成颗粒产品的过程。在这个涉及高温、机械运动和化学品的环境中,安全防护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经过多年现场经验,我总结出TPE造粒生产的五大安全重点:高温防护、机械安全、化学品管理、粉尘控制和应急准备。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环节,往往正是事故发生的薄弱点。
高温作业防护:看不见的危险
造粒过程中的高温风险无处不在,从熔融段到切粒环节,温度往往超过150-230℃。这些高温设备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潜藏着严重烫伤风险。
挤出机加热区是最需要警惕的高温区域。机筒各温区的加热圈表面温度可达200℃以上,即使有保温层覆盖,长时间接触仍会造成深度烫伤。记得有次检修时,一位工程师倚靠在开机状态的设备上休息,工作服不知不觉被加热圈烫穿,幸好发现及时才避免严重伤害。现在我们都要求人员在加热区周围保持至少0.5米安全距离,并设置明显的高温警示标识。
模头清理作业需要特别谨慎。生产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模口堵塞需要清理的情况,这时必须严格执行锁定挂牌程序。我亲眼见过最惊险的一幕:操作工未等模头充分冷却就试图用铜刮刀清理,高温熔体突然喷溅而出,幸亏护目镜挡住了大部分熔料。现在我们都强制要求模头温度降至80℃以下方可进行清理作业,且必须佩戴隔热手套和面罩。
熔体输送管道的保温层完好性经常被忽视。破损的保温层不仅造成能源浪费,更会形成高温表面带来烫伤风险。我们曾测得破损保温层下的管道表面温度高达189℃,这个温度足以在瞬间造成严重烫伤。定期检查保温层完整性已成为我们车间的强制规定。
高温风险点 | 典型温度范围 | 防护要求 | 常见事故类型 |
---|---|---|---|
挤出机加热区 | 180-230℃ | 保温层完好、安全距离标识 | 接触烫伤 |
模头清理作业 | 160-220℃ | 降温至80℃以下、使用专用工具 | 熔体喷溅灼伤 |
熔体输送管道 | 170-210℃ | 保温层定期检查、表面温度监测 | 意外接触烫伤 |
切粒温水系统 | 60-90℃ | 密闭循环、高温警示 | 热水烫伤 |
机械运动防护:旋转中的危机
造粒生产线的机械运动部件就像隐藏的猛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旋转的螺杆、高速的切刀、传送带——每个运动部件都需要妥善防护。
双螺杆挤出机是风险最大的设备之一。开机状态下的螺杆旋转速度可达200-500rpm,这种转速足以在瞬间绞断任何伸入的手部。我们车间曾发生过一起未遂事故:维修人员试图在设备运行时用手检测螺杆声音,距离危险仅有几厘米。现在所有挤出机都配备了双重互锁安全门,只有设备完全停止且能量隔离后才能打开检修。
高速切粒机犹如旋转的刀片阵列。切刀转速可达1000-3000rpm,能够轻易切断手指。最危险的是清理缠刀料时的操作,必须严格执行能量隔离程序。我看到过最好的做法是在切粒机电源箱上加装个人锁具,确保检修期间无法意外启动。
输送系统的夹点区域经常被忽略。皮带与滚筒之间、链条与链轮之间都存在夹伤风险。我们要求所有运动传输部件都必须安装永久性防护罩,只有在完全停机情况下才能拆除。有个新员工曾试图在设备运行时调整皮带跑偏,结果手套被卷入滚筒,幸好紧急停机按钮就在手边。
化学品安全管理: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TPE造粒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和化学品虽然用量不大,但健康危害不容小觑。从粉尘吸入到皮肤接触,都需要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
粉体添加剂的投料过程最易产生粉尘暴露。碳酸钙、滑石粉等填料的细颗粒物可能造成呼吸道损伤,某些功能性添加剂更有特定健康风险。我们车间曾测量过投料口的粉尘浓度,在没有除尘措施的情况下可达50mg/m³,远超职业接触限值。现在我们都采用密闭自动投料系统,并结合局部通风除尘,将粉尘浓度控制在2mg/m³以下。
油品添加环节的接触风险常被忽视。操作工在添加白油或环烷油时,皮肤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炎甚至更严重健康问题。我们强制要求使用防渗透手套和防护镜,并在投料区设置紧急洗眼器和皮肤清洗装置。记得有次白油泵管突然破裂,操作工因正确佩戴防护装备而避免了全身污染。
挥发物控制关系到整个车间环境。造粒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挥发性有机物虽然浓度不高,但长期接触仍可能影响健康。我们通过车间整体通风和局部排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低于允许标准。定期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这种综合措施能有效控制车间空气质量。
粉尘爆炸预防:悬浮的危机
很多人不知道,TPE造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爆炸危险性。虽然TPE本身爆炸风险较低,但某些添加剂和积累的粉尘可能形成爆炸环境。
粉尘积聚控制是预防爆炸的基础。车间内任何表面积聚超过0.8mm的粉尘层都可能成为爆炸源——这个厚度仅相当于一枚硬币的厚度。我们制定严格的每日清洁制度,特别是对设备顶部、管道上方和钢结构桁架等隐蔽区域。使用防爆真空吸尘器而非压缩空气吹扫,避免扬尘形成爆炸性氛围。
静电防护措施必不可少。粉尘在输送和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可能引发火花放电。所有粉体处理设备都必须可靠接地,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导电鞋。我们曾检测到搅拌机内的静电电压高达25kV,通过改进接地措施后降至安全范围。
设备防爆设计对高风险区域特别重要。粉尘爆炸防护五大措施(遏制、泄爆、隔爆、抑爆、抗爆)需要根据具体风险等级选择应用。我们的集中除尘系统采用了泄爆隔爆组合设计,确保万一发生爆炸时能够控制危害范围。
应急准备与人员培训:最后的安全防线
再完善的防护措施也需要配以充分的应急准备和人员培训,这才是安全管理的真正闭环。
针对性应急演练必须定期开展。不同于一般火灾,TPE造粒车间的应急情况具有特殊性:高温熔体泄漏、润滑油火灾、粉尘爆炸等都需要专门的处置方案。我们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项演练,确保每位员工都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记得有次模拟挤出机熔体泄漏演练,真实到让新员工紧张出汗,但这种真实感恰恰能提高实战能力。
人员培训需要分层分级进行。新员工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天车、电工等)需持证上岗,就连临时访客也要接受基本安全告知。我们开发了VR培训系统,让操作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设备误操作后果,这种沉浸式培训比单纯讲课有效得多。
安全观察制度是实现持续改进的关键。我们建立管理人员日常安全巡视制度,重点观察作业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数据显示,实施安全观察制度后,现场不安全行为减少了70%以上。最重要的是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氛围,让安全真正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回到开头那个场景,后来小张成了车间的安全标兵。他说那次经历让他终身难忘:”原来安全规程每条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教训。”确实,TPE造粒生产中的每项安全要求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无数经验教训的结晶。只有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个操作细节,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毕竟,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生产出优质的TPE颗粒,更是让每位员工都能平安回家。
问答部分
问:TPE造粒车间是否需要防爆电器?
这取决于具体材料和工艺。如果使用大量可燃性粉尘添加剂或溶剂,某些区域可能需要防爆电器。一般建议进行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后确定,切勿盲目选择。
问:处理TPE粉尘应该选用哪种口罩?
建议使用KN95级别以上的防尘口罩,特别是处理填充剂粉尘时。如果存在有机挥发物,可能需要配备防有机蒸气的组合滤盒。
问:造粒机温度异常升高时该如何处置?
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加热冷却系统。切勿在未停机情况下打开设备检查,高温高压熔体可能突然喷出造成严重伤害。
问:如何避免添加剂投料时的交叉污染?
建立严格的清场程序,不同品种生产之间必须彻底清理投料系统和混料机。使用专用工具容器,避免搅拌铲等工具混用。
问:挤出机停机后需要进行哪些安全处理?
必须执行能量隔离程序,关闭电源并上锁,等待各温区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再进行清理维护。特别是注意防止模头余料烫伤。
问:TPE造粒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吗?
正常加工温度下一般不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但过热分解可能产生少量刺激性气体。建议保持车间良好通风,并在高温点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 上一篇:TPE弹性体材料的优点有哪些?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