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网站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先驱

二十多年专注TPE/TPR材料研发与生产

咨询热线:

0769-81162270 13688903802

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注塑TPE产品有白点什么原因?

  • 时间:2025-11-01 11:35:22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在热塑性弹性体TPE的注塑加工过程中,表面出现白点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缺陷。这些白点可能表现为细微的星点状分布,也可能聚集为较大的云斑,严重影响着色制品的外观均匀性,甚至对产品的密封性能和手感造成负面影响。当生产或质量工程师搜索这一问题时,他们通常正面临着一批紧急的不合格品,生产线可能因此停滞,客户投诉接踵而至。用户的核心意图是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并找到立即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希望建立长期的预防机制,避免问题复发。本文基于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将从材料污染、水分干扰、工艺参数失调、设备模具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层面,系统性地剖析注塑TPE产品产生白点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一套从快速排查到根本解决的完整行动指南。

白点缺陷的本质是材料局部区域的光学性质或物理形态发生了改变,导致其对光线的散射与基体不同,从而在视觉上显现为白色。其成因复杂多样,绝非单一因素所致。例如,一个白点可能既是微量杂质污染的体现,也可能是该区域因过高剪切力导致局部降解的结果。因此,孤立地调整某个参数往往徒劳无功,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流程:首先观察白点的形态与分布规律,是随机散布还是集中于流道末端?是表面附着还是内部包裹?这能为溯源提供首要线索。随后,按照材料-工艺-设备-环境的顺序进行逐项排查。本文将遵循这一逻辑,深入每个环节,结合真实案例与数据,为读者呈现一幅清晰的解决问题的路线图。

理解TPE的材料特性是分析的基础。TPE是多组分混合物,包含基础聚合物、填充油、填充剂、稳定剂等。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热稳定性以及对外界污染的敏感性,共同决定了加工过程中的表现。白点的出现,往往是体系均一性被破坏的信号。下文将分章节详细阐述五大核心原因,每个章节均配有总结性表格,以便快速查阅与对照。

TPU

材料污染与相容性问题导致的表面白点

材料本身的问题是导致白点的首要怀疑对象。污染可能来自原材料生产、运输、储存、混料乃至上料全过程。TPE对某些其他高分子材料极其敏感,极微量的不相容杂质就足以引起明显的白点。

最常见的是交叉污染。在生产线上,如果之前加工过PVC、PC、PMMA等与SEBS基TPE相容性很差的材料,没有彻底清理机器,残留的少量料屑在高温下无法与TPE熔融共混,便会以微小颗粒形式分散在制品中,形成白点。我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某企业注塑TPE密封件出现密集白点,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白点成分为PVC,溯源发现是混料时使用了未清理干净的铲子,此前曾用于处理PVC回料。解决方案是建立严格的清机程序和专用的工装器具。

其次,原材料质量波动是隐性元凶。不同批次的TPE基础聚合物或填充油,其分子量分布、极性可能略有差异,若批次间切换,可能导致添加剂(如润滑剂、抗氧剂)的相容性发生变化,部分添加剂可能迁出、析出,在表面形成白霜状斑点。此外,TPE本身所含的助剂,如滑石粉、碳酸钙等填充剂,若未经充分表面处理或分散不良,团聚的颗粒也会成为白点。下图列举了材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与对策。

表1:材料污染与相容性问题导致白点的原因与对策
污染或相容性问题类型 具体表现与产生机理 白点特征 预防与解决措施
交叉污染(如PVC、PC等) 不相容高分子杂质以未熔颗粒形式存在 硬质、轮廓清晰的点状物 严格清机,专用设备/工具,色母载体验证
添加剂析出(润滑剂、稳定剂) 用量超标或相容性差,冷却时迁至表面 均匀分布的雾状白霜 优化添加剂配方,选择相容性好的牌号
填充剂团聚(碳酸钙、滑石粉) 分散不均,形成团聚体 不规则的白色颗粒或团块 改进混炼工艺,使用偶联剂处理填充剂
回料使用不当或降解 回料多次加工后降解,分子链断裂 伴有黄变的细小白点 控制回料比例与次数,加强过滤

确保原材料质量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建议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并建立完善的进料检验制度,包括熔融指数测定、灰分测试以及简单的小样注塑试验,防患于未然。

色母粒载体相容性问题的深入分析

当生产有色TPE制品时,色母粒是常见的污染源。色母粒由颜料、分散剂和载体树脂组成。如果载体树脂与TPE基体不相容,例如使用PE载体色母用于SEBS基TPE,则载体树脂无法充分塑化分散,形成大量白点。必须选择与TPE基体相容性极佳的载体树脂,通常推荐使用相同或极性相近的载体,如SEBS基色母用于SEBS基TPE。在使用前,进行小样共混挤出拉片试验,观察表面光洁度,是有效的预判方法。

吸盘用的TPE材料和硅胶材料有什么区别?

材料预处理不足与水分干扰形成白点

TPE材料,尤其是SEBS基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如果注塑前干燥不充分,残留的水分在高温料筒中迅速汽化,形成微小的水蒸气气泡。当制品冷却后,这些气泡被困在内部或接近表面,由于光散射作用,视觉上即为白点。严重时,气泡会冲开模具型腔,形成银纹,但与白点常常同源。

干燥工艺是核心。干燥温度不足或时间不够,无法有效去除材料内部的结合水。例如,某些TPE需要至少80°C干燥4小时,而仅用60°C干燥2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更隐蔽的是,干燥后的物料在暴露于潮湿环境中会快速回潮,因此烘料斗的保温与密封至关重要。我曾遇到一个案例,干燥参数设置正确,但由于烘料斗的排气口过滤器破损,湿空气倒灌,导致批量产品出现白点。更换过滤器后问题立刻解决。

除了工艺,还需关注物料储存。原料包装破损或开封后长期存放在高湿环境中,会吸收大量水分。因此,仓库应保持干燥,开封后的原料需密封保存,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下表详述了水分相关问题的排查要点。

表2:水分导致白点的原因与干燥处理方案
水分相关问题 产生原因与机理 白点/缺陷特征 解决方案与干燥规范
干燥不充分(温度/时间) 内部水分汽化形成微气泡 细小、密集的泡状白点,可能伴银纹 依据物料数据表,设定足够干燥温度与时间
干燥后回潮 物料在输送、暂存中吸湿 白点分布无规律,与暴露时间相关 保证干燥输送管道密闭,料斗持续保温
原料包装破损或储存不当 物料在储存期已吸潮 整批料均可能出现问题 检查包装,规范仓储条件(建议湿度<50%)
回收料带入水分 水洗或暴露的回收料未彻底干燥 白点集中于回收料比例高的批次 回收料需单独充分干燥后再使用

判断白点是否由水分引起,有一个简易方法:将带白点的制品放入烤箱,在适当温度下(如70-80°C)短期烘烤。如果白点减轻或消失,则基本可断定是水分所致。因为热量使气泡中的气体膨胀逸出或溶解。

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诱发白点

即使材料干燥充分且纯净,不恰当的注塑工艺参数也是白点的常见制造者。工艺参数主要通过影响熔体的剪切、温度和压力,进而影响材料的塑化、流动和冷却过程。

温度设置是双刃剑。熔体温度过低,物料塑化不均,未完全熔融的树脂颗粒作为分散相存在于基体中,形成白点。特别是TPE中的SEBS基料,需要足够的热量和时间才能充分塑化。反之,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部分添加剂(如润滑剂)或聚合物分子链局部降解,降解产物可能形成白点。背压和螺杆转速直接影响剪切热和混炼效果。过高的背压和螺杆转速会产生过量的剪切热,引起材料热降解。而过低的背压则使物料塑化不均,压缩不密实,可能夹带空气或未能将未熔颗粒进一步剪切细化。

注射速度过快,熔体以喷射状高速进入模腔,卷入空气,且因高剪切生热,易导致局部过热降解,形成由表面向内部的放射状白点(喷流纹)。而注射压力或保压压力不足,则无法将熔体前端因冷却而粘度升高的部分充分压实,熔体前沿分裂,可能形成流痕或夹气,视觉上类似白点。以下表格总结了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

表3:注塑工艺参数不当导致白点的分析与优化
工艺参数 不当设置与影响 诱发白点的机理 优化方向与建议
熔体温度/模具温度 过低则塑化不均,过高则降解 未熔颗粒或降解产物作为白点 在推荐范围内中上限温度,保证充分塑化
背压与螺杆转速 过高则剪切降解,过低则混炼不均 局部过热降解或夹带空气 设置适度背压(通常3-10bar),优化转速
注射速度 过快则卷入空气且剪切过热 夹气或降解形成喷射纹状白点 采用慢-快-慢多级注射,避免喷射
保压压力与时间 不足则熔体前沿不融合 形成流痕或真空泡,类似白点 设置足够保压,确保熔体压实

工艺优化的核心是平衡。建议采用科学注塑的理念,通过改变单一变量进行DOE实验,找到最优的参数窗口。例如,通过射胶量称重法找到正确的V/P切换点,是保证有效保压的前提。

注塑设备与模具状态不良引发的白点

设备与模具作为生产的硬件基础,其状态不佳会直接导致各种缺陷,白点也不例外。问题可能源于机器的塑化组件、温控系统,也可能出自模具的流道、排气或冷却系统。

注塑机螺杆和料筒的磨损是渐进且隐蔽的问题。螺杆磨损会导致塑化能力下降,混炼效果变差,产生塑化不均的白点。同时,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也可能污染物料。机筒加热圈损坏或热电偶测量不准,会造成实际温度与设定值偏差大,局部温度过低或过高,引发如前所述的问题。模具的排气系统至关重要。若排气不畅,型腔内的空气和物料挥发出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被压缩并卷入熔体,在制品表面形成焦烧白点(气体烧焦)或内部形成气泡白点。排气槽的深度、位置设计不合理或堵塞是常见原因。

模具的冷却系统不均,会导致部件各部冷却速率差异过大,引起内应力,在某些角度光线下,内应力集中区域会呈现应力发白现象,这可视作一种特殊形式的白点。此外,模具型腔表面有油污、水渍或脱模剂残留,也会在制品表面形成不规则的白斑。下表列出了设备模具方面的主要排查点。

表4:设备与模具因素导致白点的排查与维护
设备/模具组件 状态不良的具体表现 导致白点的机理 维护与改进措施
螺杆/料筒 磨损,混炼段螺棱磨损 塑化不均,产生未熔颗粒白点 定期检查间隙,更换磨损部件
温控系统 加热圈失效,热电偶不准 局部温度异常,导致降解或塑化不良 定期校准温度,检查加热电流
模具排气 排气槽深度不足或堵塞 困气,气体烧焦或形成气泡白点 清理和优化排气槽(深度通常0.02-0.04mm)
型腔表面 污染、水渍、脱模剂过量 表面污染形成不规则白斑 注塑前清洁模腔,规范使用脱模剂

建立定期的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模具保养计划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例如,定期测量螺杆间隙,清理模具排气槽和水路。

环境与操作因素对白点缺陷的影响

生产环境与人员操作这类看似外围的因素,有时却是白点问题的根源。环境的洁净度、温湿度,以及操作员的规范程度,都直接影响生产稳定性。

车间环境洁净度差,空气中的粉尘、纤维毛絮等污染物可能落入敞开的料斗或模具中,被带入熔体,形成明显的异色白点。尤其在着色较深(如黑色)的TPE制品上,白色杂质会格外醒目。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如前所述,高湿度环境会加剧物料在暂存过程中的回潮风险。此外,昼夜温差大可能导致机器台面或模具表面结露,水滴落入生产环节造成水汽白点。

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重要因素。例如,上料时,料袋外的灰尘被带入料斗;换料清机不彻底;添加回料时比例控制不当或未混合均匀;对设备参数进行未经授权的随意调整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入变异,导致白点产生。加强现场管理,如推行5S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程序,是消除此类人为因素的关键。下表总结了环境与操作方面的要点。

表5:环境与操作因素导致白点的控制要点
环境与操作因素 具体问题描述 对白点缺陷的影响 管理与控制措施
车间环境洁净度 粉尘、纤维毛絮污染 异物类白点 改善车间清洁,料斗加盖,使用集中供料系统
环境温湿度 高湿导致回潮,温差导致结露 加剧水分相关白点风险 控制车间温湿度(建议温度20-25°C,湿度30-50%)
人员操作规范性 上料污染,清机不净,参数乱调 引入污染和工艺波动 制定SOP,加强培训,实行授权操作制度
回料管理 比例不均,污染,未预处理 回料成为污染源或水分源 规范回料分类、处理与添加比例

通过系统化的车间管理和人员培训,可以将环境与操作带来的变异降至最低,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系统化的白点问题诊断流程与长期预防策略

面对突发的白点问题,一个系统化的诊断流程可以避免盲目试错,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建立长期的预防策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复发。

即时诊断流程建议如下:1. 现象观察:详细记录白点的形态、大小、分布位置(近浇口/远浇口?表面/内部?)。2. 关联性分析:白点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严重?是否与更换原料批次、修改参数、设备模具维护等事件相关联?3. 快速排查:按可能性高低顺序进行。首先确认干燥条件和物料是否受潮;其次检查材料有无明显污染;然后回顾近期工艺参数有无变动;最后检查设备模具状态。4. 实验验证:通过小范围调整参数(如提高熔温、降低注射速度)或使用全新原包装材料试机,观察白点变化,以锁定原因。

长期预防策略应立足于质量管理体系:1. 供应商管理: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并要求提供每批料的质保书。2. 标准化作业:制定从物料储存、干燥、注塑到模具保养的详细SOP,并严格监督执行。3. 预防性维护:制定注塑机和模具的定期维护计划并记录。4. 持续培训:提升操作员和工艺员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5. 数据追溯: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系统,确保任何一批产品都能追溯到当时的原料、工艺和设备状态,便于问题复盘。

通过以上系统性的努力,注塑TPE产品的白点问题完全可以被有效控制和预防。

相关问答

问:如何快速区分白点是水分气泡还是杂质污染?
答:可采用热风枪局部轻微加热白点区域。若白点消失或变小,多为水分气泡;若白点无变化或更明显,则可能是杂质污染。也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气泡多为圆孔,杂质则有固定形态。

问:提高熔体温度后白点反而增多,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这通常表明白点由热降解引起。过高的温度使TPE中的某些组分(如润滑剂、低分子量聚合物)分解碳化,形成白色降解点。应适当降低温度,或检查有无局部过热点。

问:生产浅色TPE制品时白点特别明显,有何特别注意事项?

答:生产浅色制品对清洁度和原料纯度要求更高。需特别注意:使用专用浅色牌号原料;确保设备彻底清洁,无历史料污染;环境洁净度要求更高;可考虑在模具流道加装滤网,拦截杂质。

问:模具排气不良导致的白点有何特征?

答:通常分布在熔体流动末端或两股熔胶交汇处,常伴有烧焦的棕褐色斑点(气体压缩烧焦),白点形状可能拉长,沿排气方向分布。

问:除了调整工艺,还有无其他消除白点的应急方法?

答:在确认是轻微水分或相容性问题时,可尝试在配方中添加少量(如0.1-0.3%)的高分子相容剂或吸湿剂作为应急手段,但这治标不治本,根本原因仍需排查。

注塑TPE产品的白点问题成因复杂,但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总能找到根源并加以解决。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助您稳定生产,提升产品品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88903802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公司电话

0769-8116227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