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
新闻中心
tpr材料着色应该选哪些着色剂?
- 时间:2025-11-18 10:19:09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在TPR制品的整个生产链条中,着色是赋予产品市场价值与视觉吸引力的关键一环。一个精准、稳定、经济的着色方案,不仅能满足美观需求,更关乎产品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品牌一致性。作为一名长期与高分子材料打交道的工程师,我深知着色剂的选择远非简单的颜色配对,它是一门涉及材料学、化学、工艺学的综合技术。本文将系统性地剖析TPR材料着色的核心技术,为您提供一份从原理到实践的详尽指南。

文章目录
一、TPR材料结构与着色基础:为何不能随意选择着色剂?
要正确选择着色剂,首先必须理解TPR材料的本质。TPR是一种多相体系的热塑性弹性体,其微观结构包含硬段和软段。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其与着色剂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带来了着色时的独特挑战。
TPR着色的核心目标可归结为三点:色彩表现、加工稳定性和最终性能保障。
色彩表现: 着色剂应能提供鲜艳、饱和、均匀且稳定的颜色,遮盖力强,不易出现色差或条纹。
加工稳定性: 在TPR的加工温度下(通常在150℃至200℃之间),着色剂必须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不分解、不变色,且不影响TPR本身的加工流动性。
性能保障: 优良的着色剂不应显著劣化TPR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耐迁移性、耐候性等,并需满足最终产品的安全法规(如食品接触、玩具标准)。
不当的着色剂选择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颜色迁移、喷霜、耐光褪色、制品力学强度下降、加工设备腐蚀甚至产品报废。因此,科学选型是成功的起点。
二、适用于TPR材料的主要着色剂类型及其特性深度解析
市场上着色剂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都适用于TPR。以下重点分析几种主流且相容性良好的着色剂类型。
1. 色母粒
色母粒是将高比例的颜料或染料均匀载附于树脂载体上制成的颗粒状着色剂,是当前TPR着色最主流、最推荐的方法。
优势:
分散性极佳: 颜料已预先在载体中得到良好分散,能有效防止因分散不均导致的色点、条纹等问题。
计量方便,清洁高效: 颗粒形态与TPR颗粒相近,易于自动计量混合,减少粉尘污染,改善工作环境。
着色稳定均一: 批次间颜色稳定性高,特别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
综合成本效益高: 虽然单价较高,但综合考虑着色效果、生产效率和废品率,通常总体成本更优。
选择要点: 关键在于选择载体树脂与TPR相容性良好的色母粒。通常建议选用以SBS或SEBS等苯乙烯类弹性体为载体,或与TPR极性相近的聚烯烃载体的色母粒,以确保良好的相容性和混合均匀性。
2. 颜料粉
直接使用粉末状的有机或无机颜料。
优势:
色彩浓度高,选择范围广: 可选择的颜料种类非常丰富,能调配出特殊颜色。
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小批量、多颜色的试产或特殊订单,使用颜料粉可能更为经济。
劣势与挑战:
分散困难: 这是最大的挑战。若分散不佳,会导致色差、强度下降和表面缺陷。
粉尘污染严重: 对工人健康和车间环境不友好,清理麻烦。
计量准确性难保证: 人工称量易产生误差,影响颜色稳定性。
适用场景: 仅推荐在具备高效高速混合设备(如高速搅动机)和严格粉尘控制措施的厂家,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操作,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对颜色有极端要求的特殊情况。

3. 液体色浆
将颜料分散在增塑剂或矿物油等液体介质中制成的糊状着色剂。
优势:
分散性较好: 优于颜料粉,能提供均匀的着色。
无粉尘问题。
劣势与挑战:
可能影响TPR性能: 液体载体(尤其是增塑剂)可能对TPR的硬段产生溶剂化作用,导致材料变软、强度下降,甚至表面发黏。务必评估载体与TPR的相容性。
计量和设备要求高: 需要专用的液体计量输送系统。
储存稳定性: 长期存放可能发生沉淀。
下表对比了三种主要着色剂形式的特点:
| 着色剂类型 | 分散性 | 操作便利性 | 对TPR性能影响风险 |
|---|---|---|---|
| 色母粒 | 优异 | 高 | 低(选对载体时) |
| 颜料粉 | 差(依赖设备) | 低 | 中(分散不均导致) |
| 液体色浆 | 良好 | 中(需专用设备) | 中高(取决于载体) |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的颜料选择与关键考量
无论着色剂以何种形式存在,其显色核心是颜料本身。根据化学成分,颜料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1. 无机颜料
源自矿物质,通常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而得,性能稳定。
常用品种:
钛白粉: 最重要的白色颜料,遮盖力强,性能稳定。金红石型耐候性优于锐钛型。
氧化铁系: 红、黄、棕、黑等色。价格低廉,耐光耐候性极佳,遮盖力好。广泛用于鞋底、地板等制品。
炭黑: 最强的黑色颜料,着色力和遮盖力极高,兼具抗紫外线能力。是TPR黑色制品的首选。
特性总结: 无机颜料通常耐热性、耐光性、耐迁移性优异,遮盖力强,但颜色不够鲜艳,比重较大。
2. 有机颜料
由碳链结构组成,色彩丰富鲜艳。
常用品种:
酞菁系列: 蓝、绿色。是性能最优异的有机颜料之一,着色力强,耐热耐光性良好,价格适中。
偶氮系列: 红、黄、橙色。色彩鲜艳,着色力强,种类繁多。但部分品种耐热性和耐迁移性一般,需谨慎选择。
高性能有机颜料: 如喹吖啶酮(红紫)、苝系(红)、异吲哚啉酮(黄)等。具有极高的耐热、耐光、耐迁移性能,但价格昂贵。

特性总结: 有机颜料通常色彩鲜艳亮丽,着色力强,透明度可选,但耐热性、耐光性和耐迁移性普遍不如无机颜料,且价格较高。
下表对比了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的核心差异:
| 特性 |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
|---|---|---|
| 颜色鲜艳度 | 偏暗、柔和 | 鲜艳、饱和 |
| 着色力 | 中等至强(如炭黑) | 通常极强 |
| 耐热性 | 通常极佳(>300℃) | 一般至良好,部分优异(需筛选) |
| 耐光性 | 极佳 | 一般至优异(差异大) |
| 价格 | 相对低廉 | 中至昂贵 |
四、TPR着色剂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超越颜色本身
确定所需的颜色只是第一步。以下因素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
1. 最终产品的应用领域与法规要求
这是选择着色剂的首要前提和底线。
玩具、母婴产品: 必须使用符合EN71-3(欧盟玩具安全标准)、ASTM F963(美国玩具标准)等对重金属(铅、镉、汞、铬等)溶出量有严格限量的着色剂。务必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认证报告。
食品接触材料: 如餐具、厨具手柄、密封圈。着色剂需满足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U 10/2011(欧盟)等食品接触法规的要求。
医疗器械: 要求着色剂具备生物相容性,可能需通过USP Class VI等医疗级认证。
2. 耐候性要求
产品是否长期用于户外,直接决定了对颜料耐光性、耐候性的要求等级。
户外用品: 如汽车外饰件、园林工具手柄、户外地板。必须选择高耐候性(通常需达到7-8级)的无机颜料(如氧化铁、金红石型钛白粉)或高性能有机颜料(如酞菁蓝、喹吖啶酮红)。避免使用耐光性差的偶氮颜料。
室内用品: 对耐候性要求可适当放宽。

3. 耐迁移性要求
指颜色向相邻物体转移的倾向。这对于深色着色(特别是某些红色、蓝色)或与浅色部件组装的产品至关重要。
高风险场景: 浅色TPR与深色TPR或PVC、ABS等塑料复合注塑;产品与油漆表面接触。应选择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的颜料,并务必进行严格的迁移测试。
4. 加工工艺参数
TPR的加工温度、剪切力、停留时间都会影响着色剂的稳定性。
耐热性: 所选颜料的耐热温度必须高于TPR加工的最高温度(包括料筒高温区和热流道),并留有安全余量。一般要求颜料耐热性在200℃以上。
对加工的潜在影响: 某些颜料可能对TPR的固化或交联过程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需提前评估。
五、TPR着色实践工艺要点与常见问题对策
正确的着色剂需要配合正确的工艺才能实现理想效果。
1. 着色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
预分散与混合: 若使用色母粒,需确保与TPR基料在混料机中充分、均匀混合。混合时间、转速需标准化。
加工温度控制: 在保证TPR良好塑化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推荐的较低加工温度,以减少颜料的热降解风险。
螺杆转速与背压: 适当的背压和螺杆转速有助于强化塑化混炼效果,促进颜料最终分散。
停机清洗: 换色或停机时,必须用干净的基料或专用清洗料彻底清洗机筒和螺杆,防止颜色污染。
2. 常见着色问题分析与解决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思路 |
|---|---|---|
| 颜色不均匀,有色点或条纹 | 颜料分散不良;混合不匀;加工温度过低塑化差 | 换用分散性好的色母粒;优化混合工艺;适当提高加工温度 |
| 颜色迁移/喷霜 | 颜料分子迁移至表面;颜料与TPR相容性差 | 选择分子量大、耐迁移性好的颜料;检查着色剂载体相容性 |
| 制品力学性能下降 | 颜料粉团聚产生应力集中点;过量着色剂充当填料;载体树脂不相容 | 确保颜料充分分散;优化添加比例;选择相容性佳的载体色母粒 |
| 颜色批次间差异大 | 着色剂计量不准;基料本身颜色波动;工艺参数不稳定 | 标准化计量与混合操作;固定基料来源;稳定工艺参数 |
六、与专业着色剂供应商合作的价值
对于大多数TPR制品生产商而言,与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着色剂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是保障着色成功的最有效途径。一个优秀的供应商能提供:
合规性保障: 提供齐全的法规符合性证明文件。
定制化配色服务: 根据您的特定需求开发专属颜色配方。
技术支援: 协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稳定的产品质量: 确保着色剂批次间的稳定性。
结语:TPR材料的着色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的秘诀在于深刻理解材料特性,明确产品要求,科学选择着色剂类型与颜料品种,并精细控制生产过程。将色彩美学与材料科学、工艺技术深度融合,方能稳定高效地生产出既美观又可靠的TPR制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常见问题 (Q&A)
问:为什么有时TPR制品放着不动,颜色会慢慢变暗或发黄?
答:这通常是氧化所致。TPR中的橡胶相(软段)对氧较为敏感,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导致基材颜色变深。此外,如果所使用的白色颜料是耐候性较差的锐钛型钛白粉,它本身的光催化活性也会加速TPR基体的老化变黄。解决方案是:一、在TPR配方中添加适量的抗氧剂;二、对于要求高的白色或浅色制品,务必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
问:想要制作半透明的TPR制品,着色时应注意什么?
答:制作半透明制品,需选择高透明度的有机颜料,或者使用染料。染料可溶于TPR,呈现真正的透明色,而透明颜料则是以微细颗粒状态分散。需特别注意染料的耐迁移性通常较差。务必避免使用遮盖力强的无机颜料(如钛白粉、氧化铁)。同时,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塑化均匀,避免因剪切过热或降解产生气泡或杂质,影响透明度。
问:着色剂的添加比例有推荐范围吗?添加过多会有什么后果?
答:着色剂的添加比例因颜料种类、颜色深度和所需遮盖力而异。对于色母粒,添加量通常在1% 至 4% 之间。过量添加(例如超过5%甚至更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可能劣化TPR的力学性能和弹性,因过多填料而变硬;增加成本;可能导致颜料团聚,反而影响分散和颜色;加工流动性也可能发生变化。应在满足遮盖力和颜色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添加量。
问:如何测试所选着色剂的耐迁移性?
答:有一个简易的实验室方法:将着色后的TPR试片与一块纯白色的基材(如白色ABS、PVC片或滤纸)紧密贴合,施加一定压力,置于70℃的烘箱中放置24小时。取出冷却后,观察白色基材上是否有颜色沾染。若无明显沾染,则说明该着色剂的耐迁移性良好。更严格的测试需参照标准方法(如ISO 177)进行。
问:对于需要通过UL认证的阻燃TPR,着色剂选择有何特殊要求?
答: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某些颜料成分可能会影响阻燃体系的效果。例如,含卤素的颜料可能干扰阻燃机理;某些金属氧化物颜料(如三氧化二锑)本身是阻燃剂,但添加不当可能影响颜色和整体性能。因此,为阻燃TPR配色时,必须与着色剂供应商充分沟通,说明阻燃体系类型(如卤-锑系、氮-磷系等),由供应商推荐经过验证的、与阻燃体系相容且不影响阻燃等级的着色剂方案,并进行严格的阻燃性能验证测试。
- 上一篇:tpr弹性体塑料用于哪些玩具?
- 下一篇:tpr热塑性弹性体成分有哪些?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