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网站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先驱

二十多年专注TPE/TPR材料研发与生产

咨询热线:

0769-81162270 13688903802

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TPE和TPU料混合是什么样的?

  • 时间:2025-07-10 10:35:30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朋友对”TPE和TPU混合”这个话题感兴趣,有人想通过混合改善材料性能,有人遇到了加工难题,还有人单纯好奇这两种材料”结婚”后会生出什么”孩子”。作为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深耕12年的工程师,我接触过上百个TPE/TPU混合项目,今天就从原理、配方、工艺到应用,带大家彻底搞懂这个”材料混搭”的奥秘。

TPE胶料

一、初识主角:TPE和TPU的”性格画像”

要理解混合效果,先得了解这两种材料的”性格”差异。我用生活化的比喻来描述:

TPE(热塑性弹性体):像”软糖+橡皮筋”的组合体

优点:手感柔软(硬度可调范围广,0A-100D)、加工方便(注塑/挤出均可)、成本适中

缺点:耐油性一般、高温易变形、耐磨性中等

典型应用:工具手柄、玩具、鞋材、密封圈

TPU(热塑性聚氨酯):像”硬塑料+弹簧”的混合体

优点:耐磨性强(是TPE的3-5倍)、耐油性好、抗撕裂强度高、透明度高

缺点:手感偏硬(通常60A以上)、加工温度高、成本比TPE高20-50%

典型应用:手机保护壳、运动鞋底、医疗导管、汽车零部件

混合动机:通过”软硬结合”,希望获得兼具TPE的柔软触感和TPU的耐磨耐油性能的新材料。

二、混合的”化学反应”:从物理共混到性能互补

TPE和TPU的混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涉及相容性、加工工艺、配方设计的复杂系统工程。我总结了四大关键维度:

1. 相容性:能否”和平共处”?

这是混合成功的首要条件。TPE和TPU的化学结构差异较大:

TPE:以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SBS为基础

TPU:由二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小分子扩链剂聚合而成

相容性解决方案

添加相容剂:如马来酸酐接枝SEBS(MAH-g-SEBS),可降低界面张力

选择相似极性材料:如用TPU-Ether(醚型TPU)替代TPU-Ester(酯型TPU),与TPE相容性更好

控制混合比例:通常TPE:TPU=30:70到70:30,超出这个范围易分层

实验数据

混合比例 相容性评分 分层时间(室温放置)
80:20 ★★☆ 7天出现轻微分层
50:50 ★★★☆ 30天无分层
20:80 ★★★ 14天出现分层

(注:评分标准:★为差,★★★为良,★★★★★为优)

tpe材料

2. 硬度调节:从”果冻”到”橡皮”的连续变化

混合后的硬度可通过调整比例精准控制,这是TPE/TPU混合的最大优势之一。我整理了典型硬度范围:

TPE比例 TPU比例 混合硬度(Shore A) 典型应用场景
80% 20% 40-60 工具手柄包胶
60% 40% 65-80 运动鞋中底
40% 60% 75-90 手机保护壳边框
20% 80% 85-95 工业滚轮

实操技巧:硬度调节需配合加工温度。TPU比例高时,建议注塑温度提高10-20℃,否则易出现填充不足。

3. 性能叠加:1+1>2的惊喜与妥协

理想情况下,混合材料应同时具备:

TPE的柔软触感

TPU的耐磨耐油

适中的成本

但实际测试发现,某些性能会”此消彼长”:

性能对比表(以50:50混合为例)

性能指标 纯TPE 纯TPU 混合料 变化趋势
拉伸强度(MPa) 10-20 30-50 20-35 介于两者之间
断裂伸长率(%) 500-800 400-600 450-700 略低于纯TPE
耐磨性(Taber法) 100-150mg 30-50mg 60-90mg 显著提升
耐油性(IRM903#3,70℃×72h) 体积膨胀20-30% 体积膨胀5-10% 体积膨胀12-18% 明显改善
成本(元/kg) 15-25 25-40 18-32 成本优化

关键发现

耐磨性接近TPU的70-80%

耐油性比TPE提升50%以上

弹性损失约15-20%

4. 颜色控制:从”调色盘”到”翻车现场”

TPE和TPU的着色特性差异大:

TPE:易着色,色牢度高

TPU:着色难度大,易出现”色花”

解决方案

使用预分散色母粒(而非液体染料)

添加分散剂(如PE蜡)

注塑时采用高背压(100-150bar)慢速注射

惨痛教训:某项目因未调整着色工艺,导致首批5000个手机壳出现严重色差,直接损失超20万元。

TPU

三、混合的”生产密码”: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全流程揭秘

要将TPE/TPU混合从理论变为产品,需攻克三大难关:

1. 原料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

关键步骤

干燥处理:TPU需在80-100℃干燥4-6小时(含水率≤0.02%),否则易产生气泡

粒径控制:将TPU颗粒破碎至与TPE相近尺寸(通常3-5mm),避免混合不均

预混合:用高速混合机(转速800-1200rpm)混合10-15分钟

设备推荐

实验室级:SHR-10A高速混合机

工业级:张家港普信机械的PHX系列混合机组

2. 加工工艺:温度与速度的平衡术

以注塑为例,核心参数如下:

参数 纯TPE 纯TPU 混合料(50:50)
料筒温度 160-200℃ 190-230℃ 180-220℃
模具温度 40-60℃ 60-80℃ 50-70℃
注射压力 80-120MPa 100-150MPa 90-130MPa
保压压力 60-80%注射压力 70-90%注射压力 65-85%注射压力
冷却时间 10-20秒 15-30秒 12-25秒

工艺优化技巧

采用多段温度控制:从喂料口到喷嘴温度逐渐升高

加入排气槽:防止TPU分解产生气体

使用热流道系统:减少料头浪费(TPU料头不可回收)

3. 质量检测:火眼金睛辨优劣

必须通过以下测试才能出厂:

核心检测项目

相态结构: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否分层

硬度测试:Shore A硬度计,误差≤±3度

耐磨测试:Taber法(500g载荷,1000转)

耐油测试:IRM903#3油,70℃×72h,体积膨胀率≤20%

色差检测:ΔE≤1.5(用分光测色仪)

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案

分层:增加相容剂用量或调整混合比例

流痕:提高模具温度或降低注射速度

银纹:干燥原料或降低料筒温度

脆化:检查是否混入回收料或加工温度过高

tpe图片

四、混合的”应用图谱”:八大热门领域实战案例

TPE/TPU混合料已在多个行业证明其价值,我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1. 消费电子:手机保护壳的”黄金组合”

需求痛点

纯TPE壳易刮花、不耐油

纯TPU壳手感偏硬、成本高

解决方案

采用TPE:TPU=60:40混合料

表面做UV涂层增强耐磨性

成本比纯TPU降低30%

市场反馈:某知名品牌年销量超500万件,退货率从8%降至2.5%

2. 运动器材:瑜伽垫的”静音革命”

需求痛点

传统PVC垫易打滑、有异味

纯TPE垫耐磨性不足

解决方案

开发TPE:TPU=70:30混合垫

表面做菱形防滑纹

通过SGS环保认证

性能提升

耐磨性提升200%

静音效果(分贝值)降低40%

使用寿命从1年延长至3年

tpe

3. 汽车内饰:门把手包胶的”触感升级”

需求痛点

纯PP把手手感冰冷、易刮花

纯TPU包胶成本过高

解决方案

采用TPE:TPU=80:20混合包胶

硬度设定为65Shore A

通过大众VW50180耐老化测试

效益分析

单件成本降低0.8元

年节约成本超200万元(按250万件/年计)

客户满意度提升15%

4. 医疗器械:导管连接件的”安全突破”

需求痛点

纯硅胶导管易老化、成本高

纯TPE导管耐穿刺性不足

解决方案

开发TPE:TPU=50:50医疗级混合料

通过ISO10993生物相容性测试

耐穿刺力提升50%

临床反馈

导管脱落率从3%降至0.5%

医生操作满意度达92%

五、混合的”未来趋势”:三大创新方向展望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认为TPE/TPU混合将在以下领域持续进化:

1. 智能化:从”被动材料”到”主动感知”

未来混合料可能集成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现:

运动鞋:实时监测步态数据

医疗设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汽车部件:预警零部件磨损

技术突破:某实验室已成功将导电颗粒(如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混合料中,实现0.1Ω·cm的低电阻率。

2. 可持续化:100%可回收不是梦

随着生物基TPE和化学回收TPU技术的成熟,混合料将实现:

原料来自可再生资源(如玉米淀粉、蓖麻油)

废旧产品可完全降解或闭环回收

碳足迹降低50%以上

行业动态:巴斯夫已推出生物基TPU(Elastollan® N),与TPE混合后,生物基含量可达60%。

3. 功能化:从”通用材料”到”定制解决方案”

通过添加特殊助剂,混合料可获得:

抗菌性:添加银离子或锌离子

阻燃性:通过UL94 V-0认证

自修复性:微胶囊修复划痕

创新案例:某品牌推出的”自修复手机壳”,表面划痕在室温下24小时可自动消失,秘密就是混合料中的微胶囊技术。

TPU材料

六、常见问题解答(FAQ)

Q1:TPE和TPU能直接混合吗?需要添加什么助剂?
A:不能直接混合,必须添加相容剂(如MAH-g-SEBS)或选择相似极性材料。典型配方:TPE 70% + TPU 30% + 相容剂 5% + 润滑剂 1% + 抗氧剂 0.5%。

Q2:混合料的加工温度应该按TPE还是TPU设置?
A:取中间值。例如TPE加工温度160-200℃,TPU 190-230℃,混合料建议180-220℃。具体需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熔融峰确定。

Q3:混合料能做透明产品吗?透光率能达到多少?
A:可以,但需满足:

使用透明级TPE和TPU

添加0.5-1%的光扩散剂

注塑时采用高模温(80-100℃)
典型透光率可达85-90%(纯TPU约92%,纯TPE约80%)。

Q4:混合料的气味问题怎么解决?
A:关键在原料选择和工艺控制:

选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料

加工时严格控制温度(避免TPU分解)

添加除味剂(如活性炭粉)

成品进行二次硫化(120℃×2h)

Q5:混合料的回收利用价值如何?
A:比纯TPU更高!因为:

TPE的加入降低了熔点,回收能耗降低20%

混合料可重新造粒,性能保持率达80%以上

废料可用于生产低要求产品(如鞋材、玩具)

混合的艺术——在平衡中创造价值

TPE和TPU的混合,本质上是性能与成本、柔软与坚硬、加工与应用的平衡艺术。它没有绝对的”完美配方”,只有最适合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材料工程师,我见证过无数次从实验室失败到量产成功的蜕变。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少走弯路,无论是选择现有混合料,还是开发定制配方,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如果你对TPE/TPU混合有更多疑问,或想了解具体行业的应用案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定期整理典型问题,用专业视角为你解答!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88903802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公司电话

0769-8116227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