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网站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先驱

二十多年专注TPE/TPR材料研发与生产

咨询热线:

0769-81162270 13688903802

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tpe原料是不是度数越高越硬?

  • 时间:2025-07-24 09:59:15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作为在TPE行业深耕十年的配方工程师,我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咨询。很多客户对TPE硬度的理解停留在”度数越高越硬”的表面认知,却忽略了配方体系、测试标准、应用场景等关键因素。这种认知偏差,轻则导致产品性能不达标,重则引发批量退货甚至法律纠纷。

今天我就从硬度测试原理、配方设计逻辑、实际应用案例三个维度,结合十年实战经验,彻底讲透TPE硬度的真相。无论你是采购原料的工厂技术员,还是开发新品的研发工程师,这篇文章都能帮你建立系统的硬度认知体系。

一、硬度测试:邵氏A/D/OO,选对”尺子”才能量准”硬度”

“度数越高越硬”的前提,是使用相同的测试标准。但现实中,TPE硬度测试存在三大”陷阱”,稍不注意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1. 邵氏硬度计的”三兄弟”:A/D/OO适用场景大不同

TPE硬度测试最常用的是邵氏硬度计,但根据材料软硬程度不同,需选择不同型号:

邵氏A型:适用于中等硬度TPE(20A-90A),如玩具手柄、密封条;

邵氏D型:适用于高硬度TPE(>90A),如工具外壳、汽车脚垫;

邵氏OO型:适用于超软TPE(<20A),如凝胶坐垫、医疗敷料。

典型误区:用邵氏A型测90A以上的TPE,指针会打满(超过量程),导致数据失真;用邵氏D型测30A的TPE,压针无法完全压入,硬度值偏低。

测试对比表

硬度计型号 适用范围 典型产品 测试误差风险
邵氏A 20A-90A 玩具、密封条 低(常用标准)
邵氏D >90A 工具外壳、汽车脚垫 高(易超量程)
邵氏OO <20A 凝胶、医疗敷料 高(压针不敏感)

2. 测试条件:温度、厚度、时间,细节决定数据准确性

即使使用正确的硬度计,测试条件稍有变化,结果也可能天差地别:

温度:TPE硬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硬度约下降5-10A)。标准测试温度为23±2℃,若在低温(如10℃)或高温(如40℃)下测试,数据会失真;

厚度:样品厚度不足6mm时,压针可能触到底板,导致硬度值偏高。标准样品厚度≥6mm,若不足需叠加至要求厚度;

时间:压针压入样品后需保持3秒再读数,时间过短(如1秒)数据偏低,时间过长(如10秒)数据偏高。

案例:某客户反馈供应商提供的80A TPE实际只有70A,经排查发现是客户在冬季(10℃)测试,未预热样品导致硬度虚低。

3. 硬度值换算:A/D/OO之间的”数学密码”

当需要比较不同测试标准下的硬度时,需通过经验公式换算。但需注意:换算结果仅为参考,实际硬度以直接测试为准

常用换算公式

邵氏D = 邵氏A – 50(仅适用于90A-100A范围,超出误差大);

邵氏OO = 邵氏A / 10 – 5(适用于10A-50A范围)。

换算示例

90A的TPE,换算为邵氏D约40D(90-50=40);

30A的TPE,换算为邵氏OO约-2OO(实际无意义,需用OO型直接测)。

TPU

二、配方设计:硬度背后的”化学密码”

“度数越高越硬”的本质,是配方中硬段与软段的比例变化。作为配方师,我通过调整三大核心成分,精准控制TPE硬度。

1. 硬段(苯乙烯类聚合物):硬度的”骨架支撑”

TPE的硬段通常采用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或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其作用类似”钢筋”,为材料提供刚性。硬段含量越高,硬度越高:

低硬度TPE(20A-50A):硬段含量20%-40%,软段(油、橡胶)占比高,手感柔软;

中硬度TPE(60A-80A):硬段含量40%-60%,软硬平衡,适合手柄、按键;

高硬度TPE(90A-100A):硬段含量60%-80%,接近塑料手感,用于工具外壳、齿轮。

配方案例

某品牌玩具手柄(50A):SEBS 35% + 白油50% + 填料15%;

某汽车脚垫(95A):SBS 65% + 环烷油25% + 碳酸钙10%。

2. 软段(增塑剂/油):硬度的”润滑剂”

软段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硬度,提升弹性。常用软段包括:

矿物油(白油、环烷油):成本低,但耐温性差(高温易渗出);

合成酯类油:耐温性好,但价格高;

橡胶(如丁腈橡胶):提升耐磨性,但会降低透明度。

软段对硬度的影响

每增加10%矿物油,硬度约下降10-15A;

用合成酯类油替代矿物油,同等硬度下油用量可减少20%-30%。

案例:某客户要求将70A的TPE降至60A,我通过将矿物油从40%提升至50%,同时调整SEBS比例,成功达标且性能稳定。

3. 填料(碳酸钙、滑石粉):硬度的”微调师”

填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成本,但也会影响硬度:

碳酸钙:粒径越小,硬度提升越明显(10μm碳酸钙比50μm提升5-10A);

滑石粉:片状结构,提升硬度的同时改善润滑性;

纳米填料:如纳米二氧化硅,可显著提升硬度(每添加5%,硬度提升10-15A)。

填料对硬度的影响

添加20%碳酸钙,硬度可提升10-20A;

但填料过量会导致材料变脆(断裂伸长率下降)。

配方优化案例:某客户需要85A的TPE用于工具外壳,但成本超预算。我通过将SEBS从50%降至45%,添加15%纳米碳酸钙,既达到硬度要求,又降低成本15%。

吸盘用的TPE材料和硅胶材料有什么区别?

三、实际应用:硬度不是越高越好,匹配场景才是关键

“度数越高越硬”的误区,往往导致产品性能与场景需求错配。作为从业者,我总结了四大典型场景的硬度选择逻辑。

1. 玩具行业:安全与触感的平衡术

儿童玩具对TPE硬度的要求极为严格:

咬胶类玩具:需超软(10A-30A),接近人体组织触感,避免伤害牙龈;

手柄类玩具:需中软(40A-60A),提供足够握持力且不硌手;

轮子类玩具:需中硬(70A-80A),保证滚动顺畅且耐磨。

案例:某品牌婴儿牙胶原用30A TPE,但客户反馈”太硬”。经检测发现是测试温度过低(15℃),实际硬度仅25A。调整配方至20A后,市场反馈大幅提升。

2. 汽车行业:硬度与功能的”黄金分割”

汽车内饰对TPE硬度的需求多样:

密封条:需超软(15A-30A),保证与车体紧密贴合;

防尘罩:需中软(40A-60A),兼顾柔韧性和抗变形能力;

脚垫:需高硬(90A-100A),提供足够支撑力且耐磨。

测试数据

汽车部件 推荐硬度 测试标准 关键性能要求
密封条 25A±5 邵氏OO 压缩永久变形<30%
防尘罩 50A±5 邵氏A 撕裂强度>30kN/m
脚垫 95A±3 邵氏D 耐磨性(Taber)<50mg

3. 医疗行业:硬度与生物相容性的”双重考验”

医疗级TPE的硬度选择需兼顾性能与安全:

导管类:需超软(10A-20A),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输液袋:需中软(30A-50A),保证柔韧性且不易破裂;

手术器械手柄:需中硬(60A-80A),提供精准操控感。

认证要求
医疗级TPE需通过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测试,硬度测试需在37℃生理盐水中进行,以模拟人体环境。

tpe材料

4. 3C电子:硬度与外观的”美学博弈”

3C产品对TPE硬度的需求更注重外观与触感:

手机保护套:需中软(50A-70A),提供缓冲且不粘指纹;

键盘按键:需中硬(70A-90A),保证回弹力且耐磨;

耳机线材:需超软(20A-40A),避免缠绕且触感舒适。

表面处理影响:硬度相同的TPE,经喷油处理后手感更软(表面摩擦系数降低),但实际硬度不变。

四、常见误区:硬度认知的”三大陷阱”

结合十年行业经验,我总结了客户最常陷入的三大硬度误区:

1. 误区一:”硬度越高越耐磨”

真相:耐磨性取决于配方中的耐磨剂(如硅酮)和分子链结构,与硬度无直接关系。高硬度TPE(如90A)可能因填料过多而变脆,反而降低耐磨性。

测试数据

硬度 添加硅酮耐磨剂 未添加耐磨剂
70A 磨损量0.02mg 0.08mg
90A 磨损量0.05mg 0.12mg

2. 误区二:”硬度可以无限调整”

真相:TPE硬度受配方体系限制,超软TPE(<10A)需特殊工艺(如动态硫化),超硬TPE(>100A)已接近塑料性能,失去弹性体优势。

极限范围

常规TPE:5A-100A;

动态硫化TPE:0A-50A;

共混型TPE:60A-120A(但弹性下降)。

3. 误区三:”不同供应商的硬度值可直接对比”

真相:硬度测试受设备、条件、配方体系影响,不同供应商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需在同一测试标准下对比,或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案例:某客户对比A、B两家供应商的80A TPE,发现A家更硬。经检测,A家用邵氏D型测试(实际85D),B家用邵氏A型测试(实际80A),标准不统一导致误判。

TPE硬度的”四维认知法”

通过十年实践,我总结了一套“测试-配方-场景-误区”四维认知法,帮你彻底掌握TPE硬度:

测试维度:选对硬度计(A/D/OO),控制测试条件(温度、厚度、时间);

配方维度:理解硬段(SEBS/SBS)、软段(油)、填料(碳酸钙)对硬度的调控逻辑;

场景维度:根据玩具、汽车、医疗、3C等场景需求匹配硬度;

误区维度:避开”硬度越高越耐磨””可以无限调整””可直接对比”等常见陷阱。

相关问答:解决你的”最后疑问”

Q1:TPE硬度会随时间变化吗?如何保持稳定性?

A:TPE硬度可能因增塑剂迁移、填料沉降、环境温湿度变化而轻微波动。保持稳定性的关键:

选择耐迁移性好的油(如合成酯类)

添加抗沉降剂(如气相二氧化硅)

储存环境控制在23±5℃,湿度<60%

Q2:如何快速判断TPE样品的硬度范围?

A:可用指甲按压法初步判断:

指甲能轻松压入:<30A(超软);

指甲能压出痕迹但不易恢复:30A-60A(中软);

指甲难以压入:>60A(中硬至高硬)。

Q3:TPE硬度与成本的关系:越硬越贵吗?

A:不一定。硬度与成本的关系取决于配方:

低硬度TPE(<50A):需大量油,成本可能更高;

高硬度TPE(>80A):需高含量SEBS/SBS,成本也可能高;

中等硬度(50A-80A):成本通常最低,因配方平衡性好。

成本排序示例(以SEBS基TPE为例):
30A(油占比60%) > 70A(油占比40%) ≈ 90A(SEBS占比65%)。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建立系统的TPE硬度认知,避开选型陷阱!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88903802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公司电话

0769-8116227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