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网站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先驱

二十多年专注TPE/TPR材料研发与生产

咨询热线:

0769-81162270 13688903802

广东立恩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tpr发泡底和不发泡底的怎么区分?

  • 时间:2025-10-31 10:06:50
  • 来源:立恩实业
  • 作者:TPE

在鞋材、地垫、运动器材等诸多领域,TPR材料因其优异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而备受青睐。然而,TPR制品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工艺分野,即发泡与不发泡。这两种不同形态的TPR底,在重量、舒适度、成本、耐用性以及应用场景上有着天壤之别。对于采购人员、质检员、产品设计师乃至消费者而言,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是进行质量评估、成本控制和产品选型的基本功。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应用的工程师,我将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为您详细解读TPR发泡底与不发泡底在物理结构、外观形态、手感、性能及制造工艺上的核心差异,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鉴别方法。

TPE塑胶原料

探本溯源:发泡与不发泡TPR的本质区别

要准确区分两者,必须首先理解其内在的形成机制。不发泡TPR,亦可称为实心TPR,其制造过程是标准的注塑或挤出成型。TPR粒料在螺杆中加热塑化后,被注入或挤出到模具或口型中,经冷却定型后,形成内部结构致密、无孔隙的固态制品。其微观结构是均相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树脂和配方的本性。

而TPR发泡底,则是在上述基础之上,引入了一个关键环节——发泡。发泡的本质是在TPR熔体中创造大量微小的气泡,使其内部形成一种固相(TPR基体)和气相(气泡)共存的多孔复合材料。实现发泡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物理发泡通常是在注塑过程中,通过专用设备向熔体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如氮气N2或二氧化碳CO2),这些流体在压力释放时迅速气化形成气泡核。化学发泡则是通过在TPR配方中添加化学发泡剂,这些发泡剂在特定的加工温度下会分解产生气体(如氮气),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泡孔。

正是这种内部是否存在大量封闭或连通的泡孔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在几乎所有外在表现上的差异。理解这一核心原理,是掌握所有鉴别方法的基石。

TPR发泡底与不发泡底形成机理对比
特性 不发泡TPR底 发泡TPR底
内部结构 致密、均相、无孔隙 多孔、非均相、充满泡孔
关键工艺 标准注塑/挤出 注塑/挤出+物理或化学发泡
材料构成 纯TPR及其助剂 TPR、发泡剂、泡孔稳定剂等
密度 接近材料真密度(~0.9-1.0 g/cm³) 显著低于真密度(可低至0.3-0.6 g/cm³)

直观视觉鉴别法:观察表面与切面

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用眼睛仔细观察。即使是成品,其表面状态也能提供大量信息。

表面光泽与纹理是首要线索。由于内部结构致密,不发泡TPR底的表面通常更光滑、平整,能够更好地复制模具的镜面效果,因而光泽度相对较高。而发泡TPR底的表皮之下便是泡孔层,即使模具光洁度很高,其表面也难以达到完全镜面的效果,通常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微哑光或类肤质质感,有时细看能观察到极其细微的皮纹或褶皱,这是气泡在表面成型时的固有特征。对于化学发泡制品,若工艺控制不当,表面甚至可能看到明显的泡孔痕迹或云彩状纹路。

边缘与壁厚处的视觉感知。对于有一定厚度的制品,可以观察其边缘。不发泡TPR边缘处材质通透性差,视觉上坚实不透明。而较厚的发泡TPR,在边缘处迎光观察,有时会感觉材质略带通透感,并非完全实心,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光线折射判断。

切面观察是最终极的视觉判定。如果条件允许(例如有废弃样品),直接切开样品看其横截面,一切将一目了然。不发泡TPR的切面质地均匀、致密,无任何孔隙发泡TPR的切面则清晰呈现出发泡的芯层结构,可以看到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微小泡孔。通过切面还能判断发泡类型,是整体均匀发泡,还是结皮发泡(表面为致密薄层,内部为发泡层)。

TPR发泡底与不发泡底视觉鉴别要点
观察项目 不发泡TPR底 发泡TPR底
表面光泽 相对较高,可呈亮光 多为微哑光、肤质感
表面纹理 平滑,可高度复刻模具 可能存在细微皮纹或不平
边缘观感 完全不透明,质感坚实 厚壁处可能略显通透
切面结构 致密均匀,无孔隙 明显多孔结构,可见泡孔

触感与物理性能简易测试法

手感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辨别手段,通过简单的按压、弯折等动作,可以获取关键信息。

软硬度与压缩回弹性是核心鉴别点。用手指用力按压制品表面,体会其反馈。不发泡TPR的硬度感更直接,按压时形变较小,回弹迅速而坚实。而发泡TPR由于内部充满气泡,按压时会感觉到明显的压缩行程,手感柔软,具有一种缓冲感,回弹相对缓慢且柔和。这种柔软的压缩感是发泡材料最典型的特征。可以用大拇指用中等力度按压,不发泡TPR可能几乎按不动,而发泡TPR则能明显下陷。

TPU

重量对比法极为有效。这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对于尺寸、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TPR制品,发泡TPR的重量会显著轻于不发泡TPR。因为发泡引入了大量空气,极大地降低了材料的整体密度。拿在手中掂量,发泡制品会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而不发泡制品则感觉“沉甸甸”的,质感更实。这是最不易出错的区别点。

弯折测试也能提供线索。尝试弯折制品(注意不要损坏产品)。不发泡TPR弯折时阻力较大,弯折后产生的应力发白现象可能不那么明显发泡TPR由于内部存在泡孔结构,弯折时似乎更省力,但在弯折处极易出现明显的折痕和严重的应力发白,这是因为泡孔结构在应力下被破坏。多次弯折后,发泡TPR甚至可能在折痕处出现裂纹。

温差感知。在相同环境温度下,用手背或脸颊触摸制品表面。不发泡TPR由于密度高、导热相对较快,初触时会有一种“凉”的感觉发泡TPR内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因此触感通常更接近室温,不那么凉。这一特点在鉴别鞋垫、地垫时尤为明显。

触感与物理测试鉴别对比
测试方法 不发泡TPR底 发泡TPR底
按压手感 坚硬,形变小,回弹快而实 柔软,压缩感明显,回弹慢而柔
相对重量 重,质感沉实 轻,有轻飘感
弯折测试 阻力大,应力发白不明显 易弯折,折痕处应力发白严重
温差感知 触感较凉(导热性好) 触感温和(隔热性好)

性能与应用场景的宏观区分

除了微观鉴别,了解两者在宏观性能和应用上的倾向性,也能反向辅助判断。

不发泡TPR的核心优势在于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尺寸稳定、承载能力强。因此,它常被用于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高的场合,如鞋底的高磨损区域(后跟、前掌)、工具手柄、重载地垫、轮胎等。其制品表面更精细,适合表现复杂花纹和logo。

发泡TPR的核心优势在于轻量化、柔软、减震缓冲、隔热隔音。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需要舒适性和缓冲性的领域,如鞋垫、运动鞋中底、瑜伽垫、鼠标垫、柔软的玩具部件、包装缓冲材料等。其制品通常给人以柔软、舒适的直观感受。

当您看到一个TPR制品,可以根据其用途来做一个初步推断。例如,一个很轻、踩上去很软的鞋中底,极大概率是发泡的;而一个坚硬、沉重的工业脚轮,则大概率是实心的。

TPR发泡底与不发泡底性能应用对比
特性 不发泡TPR底 发泡TPR底
核心优势 高强度、高耐磨、高承载 轻质、柔软、高缓冲、隔热
典型密度 0.9 – 1.0 g/cm³ 0.3 – 0.7 g/cm³ (视发泡倍率)
主要应用 重载鞋底、工业部件、轮胎 鞋垫、运动鞋中底、缓冲垫
成本倾向 单位体积材料成本高 单位体积材料成本低(因含空气)

综合判定与常见误区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交叉验证。例如,先观察表面光泽和质感,再用手掂量重量,最后进行按压测试。将多项结果结合起来,判断的准确率会非常高。

需要避免的常见误区包括:
1. 以软硬度作为唯一标准:虽然发泡TPR通常更软,但通过配方调整,不发泡TPR也可以做得很软(高含油量),而低倍率发泡的TPR也可能较硬。软硬度是重要参考,但非绝对依据。
2. 认为发泡等于质量差:发泡是一种工艺选择,旨在获得特定性能(轻质、缓冲)。高性能的发泡TPR(如E-TPR)在回弹、耐久性上非常出色,广泛应用于高端运动鞋。
3. 忽略工艺的多样性:同样是发泡,有整体发泡和结皮发泡(表面致密层,内部发泡层)之分。结皮发泡的表面可能看起来也很光滑坚硬,但掂重和按压时仍能感受到与实心料的差异。

通过从原理到现象,从外观到性能的系统性学习,您将能够熟练而自信地区分TPR发泡底与不发泡底,为您的工作和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吸盘用的TPE材料和硅胶材料有什么区别?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发泡TPR底是否不耐磨?

答:通常来说,由于密度降低和泡孔结构,发泡TPR的耐磨性确实不如同等配方的实心TPR。但是,耐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PR基材本身的强度和发泡工艺的质量。通过选用高性能的SEBS基TPR、控制泡孔尺寸均匀细密,可以制造出耐磨性相当不错的发泡TPR制品,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对于极端磨损环境,实心TPR仍是更稳妥的选择。

问题二:能否通过价格一眼判断?

答:不能简单按价格判断。从单位重量看,发泡TPR制品可能更便宜(因为含空气)。但从单位体积或单个制品看,价格受原材料成本、加工难度(发泡工艺控制更复杂)、设计、品牌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个精心设计的高性能发泡TPR运动鞋中底,其价格可能远高于一个普通的实心TPR鞋垫。

问题三:如何区分TPR发泡底和EVA发泡底?它们看起来都很轻很软。

答:这是一个进阶问题。主要区分点在于:1. 手感:TPR发泡底通常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回弹感,按压后恢复原状较快;EVA发泡底更绵软,压缩后恢复相对慢,有时有“记忆性”。2. 材质感:TPR底通常更具橡胶般的质感,而EVA底则塑料感更强。3. 弯折特性:TPR发泡底弯折时折痕发白更明显。最准确的区分可能需要借助专业测试或燃烧法(极不推荐,有安全风险)。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88903802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六

公司电话

0769-81162270

二维码
线